飞星四化原理和奥妙

时间:2025-01-27 12:05:41    |    浏览:1783    |   

摘要:作者:宁雪天


齐景公问政于孔子。孔子对曰:“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。”——《论语》

道并行而不相悖。——《中庸》

先解释一下飞星是什么意思。

飞星,紫微斗数里,指的是宫干四化。

意思是,每个宫位的天干,根据十干四化口诀,可以与盘中的禄权科忌对应的星,产生联动。

关于宫干四化的用法,紫微斗数界的先辈们作过无数的尝试,最终形成了一个几乎神经错乱的局面。

有的流派甚至是几乎为每一个命盘单独定义一个飞化规则,或者索性全部不看了,只看右弼星什么的,完全是走火入魔了。

雪天在19年的线上课,向观星殿外公开过四化飞星的用法,即有禄时,才飞禄,有权时,才飞权,有科时,才飞科,有忌时,才飞忌。

这么多年过去了,但人们还是很少有明白其奥妙之处,也不懂得其原理,为什么要这么飞。

雪天先讲讲原理。

紫微斗数当然是符合易理的。

易理,不是说,非得拉一些河图洛书,2+3=5之类的硬往里面塞,完全不管是不是相应的应用场景,这样做,只是骗子装模作样给外行人看罢了。

这样做,和一些假冒藏族僧人的骗子,他们唱着一些流行的藏族歌曲来假装是灌顶用的咒语,骗不懂藏语的信众,并没什么区别。

易的根本原理,其实就是找相同,找不同。

这就是阴阳。

观察天地万物,拥有相同点的,便可进行归类。

归类,就是卦。

悬物以挂之,意思是,把万物挂上标签,先粗分为八种,便是八卦。

而同时拥有两种标签的,就可以分为六十四卦。

归类后,对事物的了解就更加深入、细致,完整了。

归类有五种好处,十种运用。《“分类”的五面十臂》

这就是格物致知。

格就是归类的意思。

都看的懂吧?我知道你们都看的懂,就像我问,大熊猫是黑的还是白的,你们都看的懂。

你们都看的懂,才是我最担心的地方。

人们崇拜自己看不懂的东西,而总是忽视自己看的懂的地方。

归类后,然后我们需要做的事情,就是归位——各归其类。

为什么要归位,雪天举过一个例子,说牛回牛棚,鸡回鸡窝,也看的懂,对吧。

如果牛去鸡窝,鸡去牛棚会怎么样?那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对不对?

所以归位,是很有必要的。

这就是开篇,孔子讲的,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。

这和牛回牛棚讲的是一个意思,不是董仲舒讲的三纲什么的。

夜幕降临,牛在牛棚静静的反臽着草,鸡在鸡窝挤在一起,旁边放在篮球,母鸡时不时的咕咕两句。

归位后,一切都回归和平,美好。

归类,归位后,你的大脑,也会变得更加清晰。

中庸里讲,道并行而不相悖。

有一个成语,叫有条不紊。其实是一个意思。

易,大学,中庸,讲的就是这个,说做人,思考问题,要有条不紊。

这个是中华文化的灵魂。

有条,就是有归类,有合理的归类。

有了合理的归类后,且各归其位,就不会紊乱。

道理简单吧,简单就对了,简易,就是易。

道理是对的,你也懂了,但你做到了吗?

知行合一了吗?

知行合一,是王阳明提出来的。

他是一个很认真的人。

可惜读书条件不好,不像你们有人教你们什么叫格物致知。

他一辈子也没搞懂格物的格是什么意思,一生都在不会格硬格。

而提出,格物要表里粗精无所不到的朱熹,其实也不知道怎么格,只是说,要是会格物的话,应该结果是这样的,但怎么做到,实际上是他也不会。

洋洋洒洒枝节上多讲,就会让人觉得很有学问,而根源上的些子点滴,却是最难求索。

难是真难,不然最认真最有学问的古贤,也不会搞不明白。

可易,也是真的简易,雪天就明明白白的指出来了,你们有谁没看懂的?

我想教导的同学们,对北大复旦做学问的教授,高山仰止。

教授们对朱熹,王阳明高山仰止。

然而朱熹,王阳明在第一步时,就没搞懂。

这种局面,情何以堪。

我要怎样,才能够得着你们。

共业涛涛,逆流何其难。

我一事无成,我没有话语权,我甚至一直都在生存线摇摇晃晃。

无所求,不可救。

我想教你们明白一件事情,无论我说什么,无论我怎么说,都是像石沉大海一样,或许,催年运,催月运也算是一种回应?

不是怪你们愚蠢,实在是万古寂寥啊。

王阳明是个好人。

先不说知不知,知行合一四个字,就是一个认真的态度。

雪天告诉你,知是什么。

知,就是各归其位。

行是什么。

在紫微斗数里,各归其位,是数格,是看事情的分类视角,是就事论事,是一路归一路。

也是飞星的原理。

是化禄的时候,才飞禄出去。化权的时候,才飞权出去,化科的时候,才飞化科出去,化忌的时候,才飞化忌出去。

子曰:君君臣臣父父子子。即是禄禄权权科科忌忌。

这就是有条不紊。

有条不紊,有什么好处吗?

不如这样问,如果你做不到有条不紊,那么你在看盘时,你到底在看些什么?

命盘我们看流年时,有三层,三层盘,还要加上飞星,如果你做不到有条不紊,你到底在胡说八道些什么。

禄禄权权科科忌忌。

规则只有这一个,所以,就有了非常实用的可操作性,有了可操作性,才谈得上可验证。

此时,整个命盘就像是相互卡位依存的齿轮,虽然略微有一点复杂,但也就这个复杂程度。

所有吉凶悔吝,一切时空的节点,都明晰可见。

我无法在线上一一向你们举例讲,这个用法的奥妙之处。

我甚至不敢和你们讲,算的准的例子。

我怕你们图这个准,图人前显圣的虚荣来学,只来学技,却不肯入道。

我总是以为,我都已经点到这个份上了,你们也该懂了吧。

原谅我这样的想法,因为我自己是没有任何依靠和指引,一个人走完了全程。所以下意识的会以为,你们也可以,更何况我还可以为你们指一指方向。

我不知道,我们之间隔着多少个王阳明,隔着多少个哲学教授……我不知道应该拿谁来做计量单位。

或许,不止是万水千山。

这次的线下课也开了几个月了,我上的还是比较辛苦的。

因为平时念经,讲话没剩多少气。

不过还是很欣慰,这一次的线下课,比之前线上的教学,效果还是要好很多的。毕竟教鞭指着大屏幕,思路很容易跟得上。

而肯抽出时间,精力,甚至不远万里一次次过来上课的同学,我相信他们是真心想学的。

有些同学隔阵子就会带着很多问题来,有的同学会交50几页的作业,有的同学隔三差五就会有很多新鲜的想法。

我不怕辛苦,我也不要人喊我师父,来学,传下去就好。

我在想,如果因缘允许,能传一百个人也好。


标签:中庸 转载请注明出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