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2-05 13:28:29 | 浏览:366 |
摘要:作者:宁雪天
我这两天在思考一个问题。
如何能够让更多人,深入的了解紫微,理解中庸。
我前天在文中,说我的文章写得不够易懂。
评论里,玲同学有个留言,不是文章的语言风格难懂或者易懂,是受众频道的问题。
不同频,导致信号削弱,甚至变成鸡同鸭讲。
是啊,大多数人能理解什么深度的紫微知识?而我的深度又在哪里?王阳明又在哪里?
大多数人会对什么话题感兴趣?而我又希望传达给人们什么?
人们喜欢浅显但要显得装模作样,而我深入海底,却尽力把话讲的简明平常。
人和我,都太极端了,像是两条平行线。
用易的思维看,便是找到二者的交叠之处。
中庸,是两全齐美,是各归其类。
平行线不交集,空间可以扭曲嘛。
如同双头灶火力全开,一头爆炒紫微,一头慢炖趣味。
如同熊猫,重要的事染成黑斑扛在肩上,热爱的部分留作奶白轻盈生长。
比如说,给大家写写年运月运。
比如说,很久前随手写下的一篇:
《有什么微信头像能旺运气?微信头像用自拍好吗?》
可是,中庸虽追求万物并育,但也不是,即要又要。
人,我。
黑,白。
黑白色彩交融荡开,搅和成团子,像熊猫,像奶牛猫。
熊猫也不能,同时全身黑,又同时全身白。
无论如何去寻求重叠和升维,都无法绕开一个现实的问题——
奶多牛少,还是奶少牛多?
在黑与白中平衡。
就意味着,对哪边来讲,都要舍弃掉一部份。
或许,熊猫还能再胖一些,让黑和白都能匀到更多的面积。
好想成为一只秦岭的熊猫啊。
吃竹子时认真咀嚼,看云时彻底放空。
秦岭,熊猫基地,深夜。
巡查。
新来的实习生指着熟睡的熊猫,问:“师傅,大熊猫是黑的还是白的?”
张老头放下工作本,淡淡说道:“2009年‘七仔’出生,它是全球唯一棕色熊猫。现在你还觉得世界非黑即白?”
他轻轻擦掉竹叶上的露水,月光突然变得温柔。